1 槳葉式攪拌機的工作原理簡介
攪 拌機體內研磨介質的運動狀態分
為 二個部分,一是在筒體內旋轉,二是為帶到一定的高度后拋落。 前者粉碎的主要形式是研磨,而后者是沖擊。 攪拌機內物
料 會隨著研磨和沖擊綜合的作用而使其
粉碎。 槳葉式攪拌機破碎部分主要由錘擊和反擊部分兩部分組成。 物料經由進料口進入破碎腔,經過錘頭的打擊、剪切、劈碎和折斷,使得物料粒直徑降低,然后再經過反擊進行破碎,通過反擊破碎中反擊板的沖擊和物料的自撞破碎,會進一步降低

物料的粒徑 |
, |
從而實現了物料粉碎的目 |
|
|
|
|
的。 槳葉式攪拌機結構模型如圖 1 所示, |
槳葉式攪拌機結構如圖 2 所示。 |
該攪拌機由三個部分組成:機械傳動 |
部分、反擊破碎部分和錘擊破碎部分。 其 |
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錘擊破碎和反擊破碎 |
部分,其中皮帶傳動部分為傳遞所需的動 |
力。 該機采用槳葉式上下安裝,能充分利 |
用物料自身的掛質量,從而減少物料運輸 |
過程所消耗的動力,并通過反擊破碎和圓 |
錐破碎,達到降低粒徑的目的。 |
2 槳葉式攪拌機主要參數的確定 |
2.1 主要部件基本結構參數 |
|
2.1.1 |
轉子直徑和長度[1]轉子直徑一般是根據給料塊的尺寸來進行設計,提出轉子的直 |
2.1.2 基本結構尺寸
[2]
( 1) 給料口的寬度 、長度 、高度和傾角 :給料口寬度應大于 2 倍**大給料尺寸,取寬 300mm、長 310mm,為了滿足給料有一定的垂直
下 落速度取高度為 560mm,根據要求入料塊經導板給入,因此導板的傾角不應小于 60 度,否則引起物料塊的堆積。( 2) 卸料口的尺寸:攪拌機的卸料口尺寸根據產品粒度的大小來決定。( 3) 給料方式:本
機 要求給料塊有一定垂直下落的速度, 故給料口設置在機架的上方。
2.1.3 確定錘頭質量
根據**家碰撞理論動量相等的原理來計算錘頭質量時,要考慮 |
2.2 主要工作參數的確定 |
|
|
到錘頭在打擊物料后必然會產生速度上的損失。 錘頭打擊物料后, |
|
|
從槳葉式攪拌機的特點來看,轉子轉速是整個攪拌機工作的重 |
其速度損失過大的話,就會使錘頭繞本身的轉軸向后偏倒,此時錘 |
用工作參數,它會直接影響著攪拌機的破碎效率、破碎比和生產能 |
頭會由于速度減小而使動能減小,在下一次打擊時會降低攪拌機的 |
力。 所以一般中小型攪拌機的轉子轉速為 750~1500r/min,圓周線 |
生產率和增加無用功的消耗。 因此為了使錘頭打擊物料后不產生的 |
速度約為 25~70m/s。 生產能力為 24.7t/h,功率經計算為 66.1kw。 |
|
偏倒,且能夠由離心力的作用而在第二次破碎物料前很快恢復到正 |
|
3 轉子的結構設計[3] |
|
|
常工作速度,就要求錘頭打擊物料后的速度損失不能過大。 根據實 |
3.1 轉子的設計 |
|
|
踐情況,錘頭在打擊物料后允許速度損失會隨著攪拌機的規格大小 |
|
|
本設計參閱了目前**內市場上對攪拌機的研究資料, 并結合各 |
而變,一般情況下允許速度損失為 40~60%。 即 |
|
|
類型攪拌機轉子的不同設計。 錘頭的排列分布方式如圖 3 所示。 |
|
v = (0 .6 |
0.4)v |
( 1) |
|
由圖 3 可知, 打擊錘頭在兩隔板之間是按 60°的間隔排布著 |
|
|
|
|
|
式中 v1 |
為錘頭在打擊物料前的圓周線速度( m/s); |
|
( |
六個,即以中軸為中心陳列。 在設計時適當調整錘頭間隔套尺寸,保 |
持錘頭總數不變,而如此排布錘頭會在破碎腔空間上更有效的利用 |
錘頭的“ 空間打擊”能力,顯著提高破碎效率。 |
3.2 打擊錘頭的設計[2] |
打擊錘頭是錘式破碎的主要零件。 其的質量、形狀和材質均會 |
對攪拌機的生產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。 它的動量大小與錘頭的質量 |
成正比,動量越大,即錘頭的質量愈大,破碎效率越高,破碎中就會 |
越平穩。 所以要根據實際不同的進料塊尺寸來選擇設計的錘頭質 |
量。 另錘頭的耐磨性也是其主要質量指標,提高了錘頭的耐磨性,可 |
縮短攪拌機檢修停車時間。 從而提高攪拌機利用率和減少維護費 |
用。 通常情況下錘頭一般是用高碳鋼鍛造或鑄造而成,也有用高錳 |
鋼鑄造的。 近來有設計中使用高鉻鑄鐵錘頭復合鑄造, 即錘采用 |
ZG310~570 鋼,它的耐磨性比高錳鋼錘頭提高數倍。 本設計采用新 |
型的組合式錘頭結構設計( 如圖 4 所示)。 |
4 結論 |
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攪拌機,就是將錘式攪拌機和反擊式攪 |
拌機的優點結合起來。 本設計的創新點有:一采用新型的轉子設計 |
結構,反擊式破碎的鋼盤結構和錘式破碎錘盤交錯布置結構,增強 |
了攪拌機的工作性能。 二是錘頭拋棄傳統整體式結構設計,而是采 |
用組合式結構設計,較大提高了錘頭的使用壽命,降低了生產費用 |
和減少了設備的調整次數。 |